最新財經一站通

免責聲明: 股票市場的價格可升亦可跌,投資者必需在投資前認清投資所帶來的風險。本文乃小弟之愚見,並不構成對任何股票買賣的要約、誘使等企圖。一切資料只供參考,如對任何因信賴或參考有關內容所導致的損失,概不負責。如對任何因信賴或參考有關內容所導致的利潤, 而能力所及, 請撥出一部份給慈善機構, 讓有需要的人分享你的喜悅

歡迎指教, 本人的電郵地址thomaswu0530@yahoo.com.hk但我更希望各位在網誌中留言
歡迎各位按下"寶貴意見"留言或提問, 本人必定回答
本人建議直接按此觀看以上editgrid. 你還有機會和網友直接"談股論市", 互相交流意見.
如果各位網友用Firefox 來開啟上述試算表會更暢順, Firefox 下載連結請按
本人新開論壇: 牛熊大戰, 歡迎登入發表意見

請各位網友點擊以下廣告, 支持 ~銘~記blog, 感謝!

顯示包含「衍生工具介紹」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包含「衍生工具介紹」標籤的文章。顯示所有文章

2008年1月25日星期五

衍生工具介紹系列(六) -- ELI 三之二

例二 「可贖回」ELI
投資100,000元, 回報和以下四隻的(最差表現的)股票有關:
(386) 中石化 (941) 中移動 (1800) 中交建 (3968) 招行
決定投資 ELI 當日的收市價就是最初價格
投資期為最長12個月, 但因為每個月都有機會終止投資收回本金, 所以最短投資期為1個月

先講利息, 第一個月必然可以收到3100元的利息 (即本金的3.1%, 年利率37.2%)
以後每個月, 只有未贖回情況下, 而四隻股票的股價都在85%的最初價格之上,
換言之最差表現的股票跌少過15%
就可以繼續收到利息, 一樣都是每個月計3100元 (即本金的3.1%, 年利率37.2%)

而這個ELI有一個提早贖回 (提早結束投資期) 的機制, 就是每個月計一次,
當四隻股票的股價都在96%的最初價格之上, 換言之最差表現的股票跌少過4%時, 投資期結束
該月可收到3100元利息及10000元本金, 不用接貨, 亦不會再收到任何利息

最後就是12個月後結束時的本金處理
首先到時亦會計一次是否會派息, 一樣是3100元, 如果收足12月個息, 即
每個月計一次時, 四隻股票都在85%以上 (最差表現的跌15%以下), 但又都在96%以下 (最差表現的跌4%以上)
就可以收足12期息共37200元連全數本金
但如果到到期日, 最差表現的股票跌低於85%的最初價格之下的話, 不但沒有最後一期的利息,
而且需要以85%的最初價格用本金100000元全數買入接貨
但這個ELI又為投資提供一個保險, 就是只要每一隻股票在開始日至投資期結東時
未曾試過低於最初價格的65%, 則免除投資者必須接貨的責任, 可以取回全數100000元的現金

天下無免費的午餐, 為甚麼可以有潛在高達年息37.2%的利息回報呢?
首先, 耍取得全數37200元, 就過12關取得每一個月的利息, 這不是想像中易,
首先除了第一個月是保證的利息外, 其他各月結算時四隻股票都不能低過85%,
亦不能高於96% (否則會觸及贖回機制結束投資)
如果各位明白ETI 三之一的內容, 就會估到這非常高的利息是因為:
你在SHORT PUT一籃子的股票, 而且更準確的來說,
你在SHORT PUT 將會是最差表現的, 而且你事先不知那一隻的股票
基於不確定性及SHORT PUT 最差表現的股票, 加上近來大市極波動
這一種 ETI 的息率是非常高的
即使接貨價位低至85~79%, 鈎三隻股票通常都可以有年息24% 以上回報
鈎四隻股票通常都有高達 30% 以上回報
我不停講所謂的潛在回報有多高, 希望能令各位即時有以下感覺: 不但是有機會賺多少,
是一個不簡單, 風險最難控制及最高的 ELI 產品

要留意的有三點:
1) 當然和越多的股票掛鈎, 潛在回報越高, 但要留意如果所掛鈎的股票並非同一行業,
就要同時受各行業的利淡因素所直接影響 (因為將有可能要高價接最差表現的股票)
2) 除了不要寄望能夠十二個月都沒有贖回外, 更不要期望輕易收到利息,
四股同時在85%之上不是想像中容易, 尤其是高波幅的投資環境下
3) 雖然有65%的保障, 只要四股皆未曾跌越65%即不用接貨, 但將會損失一年的利息 /
一年的投資機會成本

優點:
在大市缺乏方向時, 都可以賺取超高息 (年息約24~38%)
如果你同時對所掛鈎的股票都有信心, 又明白風險雖然很大但你能承受,
亦可買入此類ELI 來作 SHOUT PUT


缺點:
有心理準備投資 ETI 是毫無流通量, 一定要玩到到期日, 而且無法輕易對沖
這是一個有上限回報, 但可能接近完全輸光的遊戲

結論:
這是衍生工具的買賣, 如果不明白全部合約內容, 切勿輕易買入 ETI
另外, 這是有上限回報, 但最惡劣情況下可以輸掉所有本金, 一年來只換來2000元利息
(若年利率24%, 一買入後其中一隻股票跌至0元, 維持了一年.
所收的2000元是第一個月的保證利息)

我到現在都想不到辦法拆開這個ELI, 我相信此ELI非能以簡單的金融產品模擬.
即使大市暴跌, 你亦難以作對沖, 因為這ELI不是SHORT PUT 一籃子股票
而是
SHORT PUT 一籃子股票中將會成為表現最差, 同時無法事先預知的那一隻
這種ELI是最難評估買入後所承受的風險.
加上有65%的保護,
令整個ELI結構非常複雜, 如決定作此類ELI投資, 必須完全明白當中的條款及細則

2008年1月18日星期五

衍生工具介紹系列(五) -- ELI 三之一

接下來的三篇則講另外一個衍生工具的話題: ELI (Equity Linked Instrument)

為了方便一些未曾聽過ELI 或者未清楚甚麼是 ELI 在此先行舉出三個例子,
我會在例子後作更詳細分析

例一
投資100,000元, 於一個月後必定收到年利率為24% 的利息, 即2000元.
但本金和中國人壽一個月後的表現掛鈎. 假設投資ELI當日中國人壽為36元正
如果一個月後當日中國人壽的股價上升或下跌不多於7%, 即高於33.5元, 即可收回全數本金.
但如果一個月後當日中國人壽的股價跌超過7%, 即低於33.5元時,
那100,000就必須以33.5元 (無論當時市價是多少, 只要低於33.5元時) 全數買入中國人壽的股票
換言之, 你會收到大約2985股中國人壽 (無論當時市價是多少, 只要低於33.5元時)

這通常稱為高息票據, 在特定條件下可享有一個月的利率高達年利率24% 或 2000元
當一個月後中人壽升或跌不多於 7 %, 則可取得最高潛在回報
惟如果跌超過7%, 你就要用 33.5元 (這必定高於時市價) 來全數買入中人壽及取得2000元利息

天下無免費的午餐, 為甚麼可以有高息呢?
其實這是一個 short put 的遊戲, 換言之,
你收取"保金" (高息) 來保證當中人壽下跌時會高價接貨 (short put是睇好的投資策略)
中人壽升當然無問題啦
但如果跌超過7%, 就要接貨, 即使一個月後跌到10元, 都要以 33.5 元接貨

優點:
在大市缺乏方向時, 都可以賺取高息
如果你想SHORT PUT 中人壽, 買ELI 是不錯的方法

缺點:
有心理準備投資 ELI 是毫無流通量, 一定要玩到到期日
(這種ETI這缺點問題不算大, 請參看下文備註)

這是一個有上限回報, 但可能接近完全輸光的遊戲
如果中人壽急升至100元, 你一個月內的回報亦只會是2000元正

結論:
這是衍生工具的買賣, 如果不明白全部合約內容, 切勿輕易買入 ELI
另外, 這是有上限回報, 但最惡劣情況下可以輸掉所有本金, 只換來2000元利息
(這是當中人壽一個月後跌至0元)
如果:
1)你認為大市缺乏方向, 大幅下跌機會不大, 並已有準備到位會低吸中人壽時,
2) 你想SHORT PUT 中人壽 並完全明白當中風險, 亦有接貨的準備時,
此ELI才值得考慮

備註:
其實這種ELI流通量低, 只是令你無法即時套現, 但不會影響你轉身或"平倉"的機會
雖然你無法終止 這種 ELI, 但如果股價下跌至你不能容忍的地步
你可以定下止蝕價, 到價時在市場上買入適量, 相近到期日的股票PUT輪作對沖風險用
這樣就可以鎖定回報 / 限制損失
但切記, 除了此種 ELI, 其他ELI甚少能作出完全對沖的行為, 請切勿低估ELI的風襝

2007年12月24日星期一

信貨危機的數據: iTraxx

好多投資者都明白, 從美國國民生產總值 GDP 看, 美國次按所佔的金額微不足道
但因為雪球效應及銀行同業互相不信任所引起的信貸危機, 卻直接打擊市場信心

先講下信貸危機的最惡劣下場如何, 讓各位明白信貸危機有多危險
現在銀行已成為經濟的主脈, 銀行之間又有很多交易及合作, 又為各界提供發展的借貸
所以銀行和銀行之間拉得更緊密, 銀行和經濟亦唇齒相依
如果銀行體系受到動搖, 經濟將會以驚人的速度崩潰
所以各地中央銀行必定會對任何可預見的銀行體系危機必定作出不借代價的救亡措施


在歐洲, 有一些衍生工具是用直接和信貸風險有關: 信貸違約掉期 Credit Default Swap

信貸違約掉期 Credit Defalt Swap是一種基於公司債券與貸款的衍生産品,
買入CDX 產品可以說是向賣方交出"保險費", 將相關風險轉介俾賣方
這點和認沽權證非常相似, 就以: 中人壽認沽證 行使價 35元, 到期日 08年12月31日 為例
買入認沽證的投資者如果一直持有至到期日, 就是向輪商交出了輪價 (保險費)
將中人壽在一年後跌破 35 元的風險轉介俾輪商. 輪商雖然以現金補償投資者
因風險引致的損失 (即被投資者行使, 輪商需要付出: (行使價-結算價)/換股比率)

而iTraxx 就是構作了信貸違約掉期 Credit Default Swap讓投資者對沖 / 承擔相關風險
每張價值1000萬美元債務, 而報價為點子 (即0.01%, 或每點子計1000美元)
如果參考主體沒有發生違約,那麽受保護的買方需支付5年的CDS息差,
每點子每年需支付1000美元作保金,而賣方不用支付任何費用;

但如果在5年中發生違約,那麽受保護的買方停止向賣方付款,
同時賣方要向買方支付1000萬美元,換得參考主體發行的票面價值爲1000萬美元的債券。
即只要一發生違約事件, 買方就有權行使將手上的債券全數以面值價格轉售給賣方
當違約事件發生, 相關債券價格其實會大幅下挫, 甚至毫無市場. 換言之賣方承擔了違約風險

這可見iTraxx價格可以用來評判公司違約的可能性。
違約受保護的買方每年支付的基點稱爲CDS息差。
隨著參考主體的信貸質量下滑,Credit Default Swap息差便會上漲,
意味著投資者對公司信譽的信心降低,反之亦然。

就以歐洲iTraxx企業信用違約交換指數為例,
報價的點數代表保障每千萬美元相關債務五年內不會違約的成本. 如果報32點子,
意思是:保障歐洲公司的1000萬美元債務五年內不會出現違約的"保費" 為每年32000美元
12月24日時, iTraxx Europe 5 Years 報 50.75
即每年要付出債券面債的0.5%才能換取違約 "保險"
2007年內錄得最高的是11月, 最高報 60 點子以上

另外 http://www.editgrid.com/user/thomaswu0530/all-in-one 還展示日本, 澳洲 及
亞洲 (不包括日本) 的企業信用違約交換指數
該指數下所選用的參考主體都是一籃子公司債券. 就以 iTraxx Europe 5 Years為例
就選用了125間公司, 詳情可參看: http://www.itraxx.com/

而CDX.NA.IG 5Y代表一籃子美國債券達投資級別 (bbb級或以上) 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的指數
顯示保障每1000萬美元五年債務要多少點子 (每點子每年保金1000美元) 的保費
CDX.NA.HY 5Y則是代表高收益級別 (bbb級以下, 非投資級別)
的信用違約掉期合約的指數, 顯易易見, CDX.NA.HY 5Y 一定非常波動及敏感,
而報價點數必定遠高於CDX.NA.IG 5Y. 它們本身及之間的差距亦是信貸風險的最要指標

http://www.editgrid.com/user/thomaswu0530/all-in-one
將每日自動更新以上提及的所有數據, 讓各位網友可以緊貼相關資訊!

續談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的定價主要視乎正股的表現, 所以衍生工具的數據備受部份投資者重視,
但正如網友所說,未平倉合約開倉係一對對即call同put。
所以就有問跌市時OI升,點解可以話做淡倉

首先期指有按金制度, 做每張期指都要放低一定金額, 所有盈虧即日計算
換言之, 期指係無得守, 如果出現一段不利的走勢, 投資者的倉位可說必須放棄
在跌市時有能力累積倉位的, 絕大部份都是淡友, 並可預見將主導未來的後市

這點有些似大市大成交下升市, 當大市升成交急增, 除左表示買入成交大增,
其實沽出成交都大增. 除非出現技技分析上利淡信號如消耗性裂口
否則我們都會睇作為主動的買盤成交, 並推論未來走勢繼續看好

另外講多少少衍生工具數據分析:
A) 通常期權的大倉位都是被視位重要的支持位 / 阻力位, 因為預期會出現護盤
換言之, 我們會視做期權短倉的人更有財力 (事實上做期指短倉按金有時較長倉高十數倍)

B) 期指高低水雖然很易受季度派息所影響, 而且扣除除淨理論上應有90點的高水
(指恒指現水平每月月頭時即月期指的理論高水水平約為90點)
但只要事先計算及扣除除淨, 掌握理論高水點數,
即可以高低水, 配上未平倉合約等數據分析

2007年12月22日星期六

談衍生工具

07年尾大市成交額大減, 相信基金等大戶提早收工放聖誔假
大市繼續以反彈為主, 成交keep住咁低, 不敢說已經轉勢.
如果估07年恒指會係邊個位收, 我會估28200左右啦
反而可以把握黎個時間, 加強editgrid的財經數據,
目標係踏入08年之前做多兩頁 + 加強 "AH股"
而黎幾日網誌則分享下投資的小小心得, 不用KEEP住講個市, 反正我還是認為是小反彈

回應網友大頭的提問, 港交所未平倉合約淨數可以穩約反映大戶在期指的倉位
當中我見最多投資者運用此數據的方式有二:

第一) 單看未平倉合約淨數的水平
如果數額比較大, 代表好淡雙方的爭持愈激烈, 可預期未來大市拉鋸性較大.
10月未平倉合約淨數每日平均在45000水平, 恒指由27000推上至31000
11月未平倉合約淨數每日平均在44000水平, 恒指由高位急速回落 (月尾有反彈)
12月未平倉合約淨數每日平均在60000水平, 全月來說較波動
甚麼?? 你們覺得好主觀性? 或者吧, 因為我自己都只是參考下, 唔會單用黎個方法估後市

第二) 未平倉合約淨數轉變配合期指轉變
A) 期指上升時, 未平倉合約淨數上升, 好倉主導繼續開盤, 利好, 升市可期
B) 期指上升時, 未平倉合約淨數下跌, 好友不認同升勢, 利淡, 應有回吐
C) 期指下跌時, 未平倉合約淨數上升, 淡倉主導繼續開盤, 利淡, 跌市可期
D) 期指下跌時, 未平倉合約淨數下跌, 淡友不認同跌勢, 利好, 應有反彈
以上四點最有用, 對 (即月) 後市有一定啓示作用. 有些投資者還加上以下兩條RULE:
E) 期指上升時, 未平倉合約淨數不變, 利好
F) 期指下跌時, 未平倉合約淨數不變, 利淡

網友yamworld提出, 唔係好明未平倉合約開倉係一對對即call同put。跌市時OI升,點解可以話做淡倉,因為係好淡一齊開

時間關係, 下回再談^^

2007年11月11日星期日

衍生工具介紹系列(四) -- 保本基金

用了三篇短文先後介紹窩輪, 期權, 及牛熊證後. 我嘗試介紹一些其實包含了衍生工具的金融產品
不要以為"保本基金"永遠投資一些極低風險的金融產品, 其實有些是投資衍生工具的!

就以某保本基金為例, 其投資年期為四年, 並保證四年後可最少取得全部本金.
意思是四年後投資期結束時, 基金保證投資者可收回所有本金 (留意中途贖回是沒有這項保證的)
而難得的是這保本基金還能分享港股的升幅, 究竟這保本基金如何運作呢?

其實這個基金運作如下:

首先每有投資者投資10000元時, 就會分成三部份
第一部份為8600元, 第二部份為800元, 第三部份為600元

第一部份的8600元就會用來買入美國國庫債券等非常高信用評級的債券.
8600元, 大致每年派息為 4%, 四年後複息計連本剛剛好夠俾四年後保證的本金10000元給投資者
這是絕大部份保本基金的投資手段去達到其若干年後的保證回報

第二部份的800元就是用來分享港股的升幅, 例如讓基金想捕捉及分享滙控的潛在升幅
基金經理就可以買入四年期, 以108元為行使價的call輪 (即買入衍生工具!)
參考市場數據, 當換股比率是一, 而引申波幅是21% (市場上滙控長期輪的平均引申波幅), 當正股跌至137元時
(此文寫於11月11日, 相信11月12日就會跌至137元附近)
每股窩輪價值32元, 即800元夠買25股窩輪. 只要滙控股價上升得多, 窩輪價值上升,
自然令投資者於四年後分得更多的回報. 當四年後滙控的股價為:
200元, 此輪價值可升至92元, 投資者連第一部份的債券回報為12300元, 即保本基金四年內每年平均回報為5.75%
160元, 此輪價值可升至52元, 投資者連第一部份的債券回報為11300元, 即保本基金四年內每年平均回報為3.25%
120元, 此輪價值只餘下12元, 投資者連第一部份的債券回報為10300元, 即保本基金四年內每年平均回報為0.75%
80元, 因為窩輪最大風險是所有投資回報全數損失, 所以投資者只可取回第一部份債券的10000元

以上就解釋了為何保本基金提早贖回是沒有保本的保障, 又解釋了如何保本地分享股價上揚的回報
就是靠認股證的槓桿效應! 所以如果你不打算投資衍生工具市場,
你就要看清楚保本基金, 他們可以巧妙地保本投資衍生工具
而這基金最大損失就自然是四年的機會成本及10000元的利息收入

好! 到了第三部份的600元, 是用來做甚麼呢?
其實保本基金都有所謂的"基金管理費", 每年收1.5%, 收四年, 會係第一年先收取全期的所有"基金管理費"
換言之這600元就是基金經理袋袋平安了

試想想, 設計這麼簡單而回報又低的保本基金, 咁就殺左600元走, 這是不是值得呢?
你有無想過, 到你退休時, 你又想保本又想分享股市的潛在回報, 你又會點做?
我介紹了保本基金的運作, 你自己亦可以做自己的保本基金經理, 為自己度身訂做保本投資策略
首先你要準備資金及計劃投資年期, 然後作簡單計算, 詳情如下,
例如你想投資十年, 退休投資額為100,000元, 因為你有自主權, 就可以好簡單配搭岩自己合味的投資策略

第一部份當然是高比重的債券. 最最安全的自然是十年期美國國庫債券. 現在約為4.2厘
你只要投資65,200元, 即可在到期日後複息計連本計100,000元收回
如果你覺得不需要完全穩陣, 你更可考慮買入人民幣債券, 假設利率只得3.5厘
你需要投資70,000元才可保證複息計連本計100,000元收回, 但你可以分享人民幣的升值, 這點是其他債券沒法做到

第二部份就是將餘下的錢投資入股票市場, 如果你有自己的心水股, 自然不用太煩惱,
運用正股或窩輪捕捉升勢皆可. 如果你無心水股, 最簡單就是將餘下資金投資盈富基金,
即可逹到分享港股上升的效果

而且自己做自己的保本基金經理, 不但可以更符合自己口味, 又可以令整個投資計劃更靈活,
例如我上述的建議可令保本基金分享人民幣的升值, 更可以方便一些對股票有研究的投資者跟據自己的眼光
在保本情況下買賣港股. 最後最重要的好處當然是節省一大筆基金管理費, 這點對爭取更大的回報非常重要!

2007年10月29日星期一

窩輪abc (C篇 -- 其他進階資料)

以下需要對窩輪有了解才較易掌握
所以以下的內容是建基於以下兩段文字:

窩輪abc (A篇 -- 基本條款) http://thomaswu0530.blogspot.com/2007/10/abc.html

窩輪abc (B篇 -- 窩輪數據分析) http://thomaswu0530.blogspot.com/2007/10/abc-b.html

期權:
其實期權在香港都存在, 但成交量較低, 結構, 風險承擔及回報和窩輪非常相似, 不同大致有以下數點:
期權換股比率永遠都係 1, 窩輪換股比率隻隻不同
期權可以先沽後買 或 先買後沽, 窩輪只可以先買後沽
期權的到期日一定是和期指結算日相同,窩輪可以不同
更詳細的內容可看 http://thomaswu0530.blogspot.com/2007/10/blog-post_5362.html

沽空認購證 / 認沽證 (即認購證 / 認沽證短倉) :
在窩輪的世界, 投資者是不能做認購證 / 認沽證短倉, 只有在期權世界, 才可做認購期權 / 認沽期權短倉
而輪商亦經常短倉認購證 / 認沽證 (否則投資者買唔到^^)
其實短倉認購證 / 認沽證就算做"保險公司", 為"顧客"承受風險,自己收取"保費"
而且最大回報就是售出權利換回來的期權金("保費"), 但損失則是潛在的履行義務
所以單純的短倉的風險可以好大, 例如認購證短倉, 理論上沒有最高的損失
輪商沽出窩輪後, 會買入 / 沽出正股對沖, 所以輪商並不是和投資者對賭
另一個做短倉期權的好特別的例子是, 部份基金經理會做認沽期權短倉,
例如基金經理睇好匯控, 持有了100萬股, 但他同時認為08年12月31日股價不會高於200元
於是基金經理基金條款容許下, 他可以做短倉認購證, 08年12月31日到期, 200元行使價
運用十月廿六日市場數據 (正股價145.6元及引申波幅30%), 在換股比率為一的情況下,
每股窩輪可即時收取期權金5.06元 (此為真實計算結果, 方便比較)
這樣100萬股短倉認購證可即時收取506萬元, 是正股總價值的 3.47%
如果股價真的少幅上升, 甚或下跌, 這3.47% 可以令基金回報率較靚.
如果?控直達200元以上, 基金有正股對沖短倉認購期權, 不怕所謂無限損失
雖然到時基金回報受短倉認購期權策略拖累, 但其實升幅甚多, 單項投資已有25.7% (正股回報) + 3.47% (期權金)回報,
若然基金早已打算200元清貨, 此策略可略一舉數得

期權組合 :
因為期權有不同的行使價及到期日, 加上期權的特性, 可做出很多針對性的期權組合
以下網址有非常詳細的介紹
http://fuweb.polaris.com.hk/home/qiquan/option28/typeoneoff.htm
當中介紹了較出名的28個策略, 由1至4隻不同的期權構成
惟當中只有第五式馬鞍式長倉(Long Straddle)及第七式勒束式長倉(Long Strangle)可由窩輪構成
留意這些全是由期權構成, 如果有正股或期指等配合, 變化更多

牛熊證 :
牛證是看好相關資產前景,透過這產品捕捉升勢,相反,熊證則看淡後市表現,並以其在跌市中圖利。
投資者無論看好或看淡均可以較小的金額,捕捉相關資產或指數的升跌。
但要留意, 市面一些分析所說牛熊證在上市初期比較少受引伸波幅和時間值兩大因素影響並不代表沒有影響.
相對窩輪而言, 雖然影響力減少, 但足以左右投資回報率 (財務費用其實就是引伸波幅和時間值衍生出來的東東)
牛證和認購證相同, 設有到期日及行使價, 在到期日時有權以行使價買入正股 (和窩輪一樣, 最後只會以現金結算)
當中最大分別是牛熊證設有強制收回機制。以牛證為例,
收回價不會低於行使價但不會高於現價, 通常很接近行使價或和行使價相同
相反, 熊證的收回價不會高於行使價但不會低於現價, 通常很接近行使價或和行使價相同
只要收回價等同行使價, 就稱為N類牛熊證, 而收回價不等同行使價, 就稱為R類牛熊證 (市面上所有牛熊證都是R類)
只要相關資產價格觸及收回價(即使只是在即市圖中剛剛觸及, 無論收市如何, 已算觸及),即使該證未到期,亦會即時被收回,此時投資者有可能輸掉全部投資金額。
換言之, 只要觸及收回價, 你的投資會被強行平倉. 無論正股在觸及收回價後升番上去或者繼續急跌已不再影響你的投資回報
因為有這個收回機制, 牛熊證更加"無得守", 所以在相同到期日及行使價, 牛熊證的價值低於窩輪.
但留意不要以為所有牛熊證都是必然價內, 風險較窩輪低, 其實這觀念是錯的. 牛熊證和窩輪的風險不能這樣比較
另外要留意, 觸及收回價後, 牛熊證強逼平倉, 你有機會每股收回以下金額
牛證剩餘價值 (如有) = (當日最低價 - 行使價) / 換股比率
熊證剩餘價值 (如有) = (行使價 - 當日最高價) / 換股比率
你會很快留意到兩點
1) N類牛熊證一定不會有剩餘價值, R類牛熊證有機會有剩餘價值, 但非必然
2) 剩餘價值不是以收回價計算, 反而以當日對投資者最不利的價格作收回,
這點實在對投資者非常不公平, 相信這正正解釋了為何市面上清一色為R類牛熊證

窩輪理論價格公式 Black-Scholes formula
這是現今最常用的窩輪理論價格公式, 數底好可直接參考:
http://en.wikipedia.org/wiki/Black-Scholes
留意主要有以下兩項因素導致公式出現明顯誤差
1) 供求關係影響非常大的窩輪 (即非常高街貨量的活躍窩輪)
2) 非常接近行使日時, 因為實際結算價和理論結算價的計算是非常不同, 令公式高估窩輪價值

看了三篇窩輪文章, 總算完滿了整個窩輪系列文章 (看似^^)
其實有了以三篇窩輪相關文章, 我就可以寫兩篇更針對性的衍生工具文章
當然會寫得更深入了^^很快會有得睇

2007年10月27日星期六

窩輪abc (B篇 -- 窩輪數據分析)

好, 消化了窩輪abc (A篇) 內容後 http://thomaswu0530.blogspot.com/2007/10/abc.html, 所提及的是窩輪條款, 窩輪出世後就不會變
跟住就會探討一下窩輪的其他相關數據, 而且會跟隨市況不停轉變:


價內 / 價外:
call 價外表示現價低於行使價, 價內表示現價高於行使價, 接近的話可稱為平價 / 貼價
put 價外表示現價高於行使價, 價內表示現價低於行使價, 接近的話可稱為平價 / 貼價
在分析上, 會經常比較價內及價外會如何影響窩輪, 但其實影響的轉變是慢慢逐步有所增減
如果現價和行使價相差很遠, 就會加上"深入"兩字構成 深入價內 / 深入價外
不要以為一過左行使價, 影響力就會大升或大降, 不是這樣的
簡單來說, 價外輪的風險較大, 但潛在回報較高, 反之價內輪則較價外輪安全


溢價:

表示如果持有call輪至到期日, 正股要上升多少%才能"打和"
公式為 {[行使價 + (認購證價格 x 兌換比率)] - 現貨價} / 現貨價 x 100 %
可見溢價越高, 數學上能夠持有至到期日並打和越難
相反put輪則表示持有至到期日, 正股要下跌多少%才能"打和"
公式為 {現貨價 - [行使價- (認沽證價格 x 兌換比率)]} / 現貨價 x 100 %
正如窩輪abc (A篇) 所說, 有時會出現負溢價理論上一般而言, 正股相同下, 溢價: 近期價內 < 遠期價內 < 遠期價外 < 近期價外 而溢價只顯示在到期日時令投資者不盈不虧的所需價格變動幅度,但倘若投資者在到期日前已將認股證沽出, 溢價便不適用另外溢價並無助於分析該輪的平貴


打和價 / 行使成本價:
即時將溢價所代表的打和價直接顯示出來, 換言之打和價及溢價是代表相同的一項數據
call的打和價公式: 行使價 + (認購證價格 x 兌換比率)
put的打和價公式: 行使價- (認沽證價格 x 兌換比率)
價外輪的行使成本價較價內輪高, 長期輪的行使成本價較短期輪高


街貨%:
這是將所有在市面上流通的窩輪份數 / 輪商打算售出的量. 這項數據會delay一天當街貨%
接近0% 時, 即表示散戶無貨, 流通性較低, 你只能向輪商買入, 輪商自然有誘因人為推高賣出價當街貨%
接近100% 時, 即表示輪商手中無貨, 輪商可能無法維持輪價在合理水平, 輪價將高度受到投資者情緒及供需關係影響
街貨量有時會高於100%, 因為輪商有權增發窩輪, 申請增發後及真正增發時, 輪商可以沽空窩輪,
屆時窩輪街貨% 會升過100% , 但會在增發後急速回落
初玩窩輪應留意, 太高及太低街貨%應迴避. 尤其是街貨%低於1% 或高於70%, 應先多作考慮才決定買入該窩輪


對沖值:
這表示正股每上升一元時, 窩輪價格會上升多少元 (但要除以換股比率)
但記住, 這只是大約數字, 因為對沖值是會跟隨正股及輪價不停轉變
在輪商的角度看, 如果你每買入可以換取一股正股份量的窩輪時, 輪商就要即時買入對沖值的點數份量的正股作對沖.
相反做PUT就要沽出對沖值的點數份量的正股作對沖.
對沖值 : 近期價內 > 遠期價內 > 遠期價外 > 近期價外
例如假設 CALL A 的對沖值為65%, CALL A 的換股比率為1.
於是有人每買100股CALL A , 輪商就要買入65手匯豐而且要隨著對沖值的改變調整
相反, 如果 PUT B 的對沖值為25%, PUT B 的換股比率為10.
於是有人每買100股PUT B , 輪商就要沽出手2.5手
匯豐理論上PUT的對沖值應為負數, 但習慣上不會標示負號

槓桿比率:
槓桿比率 = 現貨價 / (認股證價格 x 對換比率)
以CALL A 為例, 你所付出的期權金是40元, 就有機會換到價值130元的匯控, 即表示有3.25倍的槓桿比率
同一道理 PUT B 付出的期權金是30元, 就有機會換到價值180元的匯控, 即表示有6倍的槓桿比率 (理論上PUT的槓桿比率應為負數, 但習慣上不會標示負號)
價外輪的槓桿比率價較價內輪高, 長期輪的槓桿比率價較短期輪低這是計算以少控大的比率, 但沒有實際槓桿來得實用和直接

實際槓桿:
如果CALL A 的實際槓桿為2.2倍, 即表示當匯控股價上升1%時, CALL A 的輪價會上升大約2.2%
(即使在引申波幅及時間值不變下, 通常上升都係少於2.2%)
實際槓桿必定不會高於槓桿比率, 大致上有以下公式:
實際槓桿 = 槓桿比率 X 對沖值
又以PUT B為例, 假如實際槓桿為1.7倍, 即表示當匯控股價上升1%時, PUT B 的輪價會下跌1.7%
(即使在引申波幅及時間值不變下, 通常下跌都係少於1.7%)
當正股升幅越大, 用實際槓桿計算時會有很明顯的誤差, 而且是高估了實質的升幅及低估了實質的跌幅 (這點要相當留意!!)


引申波幅:
窩輪是少數受股價的上落波幅大小直接影響價格的金融產品.
引申波幅是運用Black-Scholes formula 計算.
無論CALL同PUT, 引申波幅的上升表示投資者預期正股將大幅上落, 並同時推高CALL 及 PUT 的價格
只要將窩輪引申波幅 除15.8 就是投資者 / 參與者預期正股的將來平均每日波幅
除左行使價外, 假如任何其他窩輪條款相等 / 相似, 行使價越貼近正股價的輪引申波幅越低
詳情可看:
http://thomaswu0530.blogspot.com/2007/10/blog-post_505.html

每日時間損耗:
表示每過一天的時間值的減少情況無論任何條款或行使價的CALL 和 PUT 輪, 只要交易日數減少, 價格就會下降
當中又以越短期的每日時間損耗程度更大. 大約2/3 的時間值都在最後的四成時間損耗棹
在同一時間到期的窩輪中, 越貼價每日時間損耗會越大, 越價外或越價內反而每日時間損耗越低
要留意一些網上計算每日時間損耗並不準確, 有時和理論的確實值相差近倍!!


引申波幅敏感度:
這裏指引申波幅轉變1% 時對輪價的影響無論CALL 及 PUT 輪, 輪價會隨著引申波幅上升而上升
低引申波幅的引申波幅敏感度較高引申波幅的為高, 長期輪較短期輪為高, 貼價輪較價外或價內的為高

窩輪abc (A篇 -- 基本條款)

窩輪, 可以分成認購輪call及認沽輪put.
買入認購證的意思是你買入一個權利在到期日以行使價買入正股, 而你付出的代價稱為期權金
另外買入認沽證的意思是你買入一個權利在到期日以行使價沽出正股, 而你付出的代價稱為期權金


以下假設一隻call a, 匯控今年12月31日到期行使價130元
你只要付出期權金買入就表示你在到期日12月31日時, 有權以120元買入匯控一定的股數
換言之, 假設你所付出的期權金是40元, 12月31日時,
匯控如果去到200元, 就會收到和行使價80元的差價, 減番期權金的40元, 就淨賺40元, 即賺一倍
匯控如果去到170元, 就會收到和行使價50元的差價, 減番期權金的40元, 就淨賺10元
匯控如果去到140元, 就會收到和行使價20元的差價, 減番期權金的40元, 就淨賠20元
匯控如果去到110元, 就會因為低過行使價不會行使 (你可以在市場上110元買入, 當然不會向輪商以120元買入), 減番期權金的40元, 就淨賠40元


從以上例子可見, 窩輪可以令原本110~200元的波幅, 變成淨賺一倍或輸清光
可以看到窩輪有放大你的投資風險的功能
而且最惡劣的情況下就是將所有期權金輸晒


另外要留意, 窩輪都可以和正股相似在市場買賣
其實就是買賣"行使權", 當你用期權金買入"行使權"後匯控上升, "行使權"的回報可能較大如果有人想要這個"行使權", 自然要付出更多錢.
買賣窩輪就可看成買賣"行使權"的價值所以正股上升不代表輪價一定上升


以下補上put b的例子
假設付出的期權金30元可以買入認沽輪, 在到期日12月31日時, 有權以180元沽出匯控一定的股數
匯控如果去到90元, 就會收到和行使價90元的差價, 減番期權金的30元, 就淨賺60元, 即賺兩倍
匯控如果去到130元, 就會收到和行使價50元的差價, 減番期權金的30元, 就淨賺20元
匯控如果去到170元, 就會收到和行使價10元的差價, 減番期權金的30元, 就淨賠20元
匯控如果去到210元, 就會因為高過行使價不會行使 (你可以在市場上210元沽出, 當然不會向輪商以180元沽出), 減番期權金的30元, 就淨賠30元


留意, 窩輪及指數期權是不用真的買入或沽出正股, 一切只會用現金結算好了,
上述簡介了"窩輪", "到期日". "行使價", 以下先繼續講窩輪條款字眼


輪商:
發行者, 亦通常是相關窩輪的流通量提供者, 10月22日香港輪商一覽
法興 荷銀 巴銀 中銀 法巴 匯理 花旗 中行 瑞信 德銀 富通 高盛 匯豐 摩通 比聯 雷曼 麥銀 美林 摩根 荷合 瑞銀


美式窩輪:
這類窩輪表示持有人在股證上市日至到期日期間任何時間均可行使其權利以窩輪換取正股,
在相同條款下, 美式窩輪不會便宜過歐式窩輪
在香港買賣窩輪可以不理美式窩輪, 因為現在上市的窩輪甚少美式窩輪


歐式窩輪:
香港現行99.9% 以上都是歐式窩輪
歐式窩輪是指要到行使日當日才可行使的窩輪. 我之前所舉的 call a 及 put b 都是歐式窩輪


換股比率:
表示你持有多少股窩輪才可以在行使日換取正股 (由於現金結算, 所以是幾多份窩輸才可分享一股正股的回報)
換言之, 如果call a 換股比率係10, 則以上例子中所有期權金及到期賺賠都除十
同一道理, 如果 PUT B 換股比率係25, 則以上例子中所有期權金及到期賺賠都除廿五
因為換股比率越大, 每股輪價越低, 咁買賣差價佔輪價比率就會越高. 所以在選輪上, 其他主要因素考慮後, 應選擇換股比率較低的窩輪


最後交易日:
股證於到期日前3日起停止買賣,即最後交易日為到期日前第4個交易日


結算價:
雖然理論上窩輪應該是最後一天的收市價作結算價, 和行使價比較來計出投資者應有的回報
但在實質上, 為了避免有心人在行使日時有心"做價" ,
於是就計算結算價為相關股份於股證到期日前5個交易日的平均收市價(到期日之收市價並不計算在內)
如屬指數認股證,結算價乃根據聯交所公布之 EAS 為準。EAS 是恆生指數於即月期指到期日當天的5分鐘平均價
在這個機制下, 令未日輪的波幅減輕不少, 所以當運用傳統窩輪計算公式Black-Scholes formula 計算時,
就會出現溢價為負數的可能 (尤其是深入價內未日輪) 溢價為負數的另外兩個主要原因為:
1) 到期前有數天不能平倉, 理論上該數天的流動性為零, 流動性風險很大, 所以投資者會選擇到期前離場, 推低溢價 (股證於到期日前3日起停止買賣,即最後交易日為到期日前第4個交易日)
2) 輪商的人為做成

2007年10月16日星期二

期權

今次講下期權
其實期權和窩輪差唔多, 如果你不明白窩輪是甚麼東西
宜先了解窩輪, 因為我主要會用窩輪來和期權比對


其實期權定價和窩輪無分別, 但任何情況換股比率都係 1
但股票期權係要在行使時接實貨, 而且股票期權流通量不高,
每每都要經經紀再報價, 自然令成交非常低
在此我集中火力講一下指數期權


其實期權有一項相當公平的事, 就是期戶都可以沽認購或沽認沽期權

期權的到期日一定是和期指相同的
跟住指數期權的行使價一定是200的倍數
我們以下就以即月期權27800PUT 為例
(點解以此為例? 相信留意這個BLOG的朋友一定知道)
期權報價是以點數報價的, 例如今日 (10月16日)
恒指在29500時 即月期權27800PUT 報350點左右
恒指29900時, 報200點左右, 而收市期指28800時, 報600點左右

細期權每點代表十元, 大期權每點則代表五十元
行使時亦一樣, 和行使價之差的點數.
亦是細期權每點代表十元, 大期權每點則代表五十元作現金結算


最後要提醒, 即月期權的槓桿驚人, 決勝往往只是數百點之內的事
有時槓桿效應比期指還要大, 作出衍生工具投資時, 宜考慮清楚所承受的風險

2007年10月11日星期四

詭異的引申波幅??

好多人講, 輪商有一高招: 縮引申. 意思是輪商人為地令引申波幅下跌來控制窩輪的價格
如果各位網友有留意的話, 論壇上有時會提出聲討輪的惡行
其實有些固然是輪商的手法問題, 但有些則可能源於對引申波幅的不了解
我想試下用較進階的方法解釋一下引申波幅, 包括了兩招"秘技"及應用.


如果你一直無玩開窩輪, 不代表引申波幅和你毫無關係,
如果想先行了解甚麼是窩輪及引申波幅, 可先到一些專門介紹窩輪基本知識的網站瀏灠

先講兩招"秘技"
秘技一: 只要將窩輪引申波幅 除15.8 就是投資者 / 參與者預期正股的將來平均每日波幅
秘技二: 除左行使價外, 假如任何其他窩輪條款相等 / 相似, 行使價越貼近正股價的輪引申波幅越低


秘技一之應用例子一:
就以恒指輪為例, 有時恒指突然間大起大落, 就會有人提出買輪, 賺方向又賺波幅
咁點樣知道窩輪引申波幅未升夠呢? 原來你只要查一下你的心水窩輪,
例如心水恒指輪的引申波幅為35%, 咁即係點呢?

首先我地計下數 35% 除 15.8 = 2.215% 或者是恒指的645點
換言之, 如果你覺得後市每日上落平均超過645點, 可以話你隻心水輪對你來說有機會賺波幅


秘技一之應用例子二:
有時新股無來都會有窩輪, 咁無可能輪商話引申波幅你幾多你都信
所以你可以用秘技, 先自己估計正股每日上落有幾大
你假設 / 你有數據係手計到新股每日上落平均有4%, 咁引申波幅係幾多先吸引呢?
咁當然將 4% 乘 15.8 咁就自然計到要低過63.2% 才吸引


秘技一的好處是將無法觸摸的引申波幅形象化!

秘技二: 除左行使價外, 假如任何其他窩輪條款相等 / 相似, 行使價越貼近正股價的輪引申波幅越低
當你投資策略需要優先考慮引申波幅的話, 這秘技會為你帶來方便

秘技二之應用例子一:
係咩時候會優先考慮引申波幅呢? 例如你e+成手貨, 你想買一隻期權 / 窩輪 (而不是用窩輪組合) 對沖你的投資風險, 咁點選擇最有利呢??

因為你有貨對沖期權的上落 (更學術的說是delta, 不明可以不理) 重點就變左選咩行使價最好
因為貼價期權的引申波幅最低, 所以貼價期權自然成為首選


秘技二之應用例子二:
其實這秘技可以解釋點解價外輪買中方向時個引申波幅會縮, 但我不是在這裏幫輪商說好話, 輪商好多時都用不同手段令投資者損失.
但其實這是其中一個關鍵原因為何價外輪買中方向時個引申波幅會縮
如果留意多些, 你會發覺價內輪買中方向時引申波幅會繼續上升


希望幫到各位!^^

請各位網友點擊以下廣告, 支持 ~銘~記blog, 感謝!